我家住在岳陽樓旁、洞庭湖邊。我看到最美的景色,是岳陽樓飛檐接住絢麗的晨光照在洞庭湖波光粼粼湖面。很小的時候,爺爺用寬厚溫暖手掌,常牽著我繞朱漆斑駁的廊柱轉圈。琉璃瓦在暮色中流淌著蜜色,爺爺操著他華容方言吟誦“慶歷四年春……”,當吟到“天下”二字時,總要在齒間輾轉再三,仿佛含著一枚古蓮子。
沙鷗掠過水面時,翅膀尖會蘸走范仲淹的憂思。祖父指著波光教我辨認《岳陽樓記》里的景致。當漁翁的船槳攪碎“浮光躍金”,他便駐足講述何謂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。
洞庭湖堤像幅徐徐展開的宋畫。我們漫走在沿湖的游道上,爺爺教我悟孟浩然“波撼岳陽城”的氣勢,品劉禹錫“白銀盤里一青螺”的妙喻。一天傍晚見漁人收網(wǎng)驚起沙鷗,他突然駐足:“看,這就是‘錦鱗游泳’的漣漪”。走著走著,爺爺又來兩句“八月湖水平,涵虛混太清”,“湖光秋色兩相和,潭面無風鏡未磨!蔽覀円髦湃说脑娋,聽著洞庭湖波濤拍岸的回響,看著湖面“沙鷗翔集”,知道這就是大自然饋贈岳陽人民的莫大恩賜。完后,爺爺總是告訴我:洞庭湖是長江的腎,也是中華母親湖,保護好母親湖,守護好一江碧水,是一種美德,更是江湖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驚蟄過后,爺爺帶著我和弟弟去南津古渡西邊的洞庭湖大草原去踏青。薄霧散盡,微風輕拂,大草原舒展成碧色長卷。新生的蘆葦剛冒嫩芽,遍地藜蒿蔥蔥郁郁,有人放風箏、摘野花;有人騎單車、追蝴蝶。藍天、白云、青草,幾只小鳥掠過天際,傳來一首動人的歌,弟弟追逐紙鳶的影子跌進二月蘭叢,真是人間仙境,美不勝收。我們和一群同來湖中游玩的人們在大草原自由的奔跑、嬉戲,把朗朗的笑聲撒在平靜的湖中草原。
我們游興正濃時,爺爺卻從帆布挎包掏出疊得齊整的蛇皮袋,遞給我和弟弟說:“今天我們一是來踏春,二是來做件有意義的事,學范公描新景,到湖里撿垃圾,看誰撿得多”。想想爺爺老講“洞庭湖是長江之腎”的話,作為一名長在洞庭湖邊的學子,我知道自己不能只去享受大自然的恩惠,更要做一名大自然的“守護神”。于是我高高興興跟著爺爺、帶著弟弟在草原中心打圈圈,低頭彎腰撿垃圾。我們將草原上的廢紙片、飲料瓶、塑料繩等統(tǒng)統(tǒng)撿起來,小心地放進袋子里,撿完之后又向草原深處的湖邊行進。
春天里,湖水已經(jīng)退至湖中央,湖面不時有輪船來往穿梭,幾位老者坐在湖邊垂釣。湖岸旁邊,到處是破碎的漁網(wǎng)與綠色的繩索,也有廢棄的鞋底與破爛的衣服,還有一些廢電池與廢鐵片,幾個塑料瓶還沿著岸邊隨浪起伏。在退水的湖床,爺爺?shù)闹v授變得凝重。爺爺認真告訴我,塑料在自然的環(huán)境中降解時間通常需要500年,它還不斷分解成小碎片,對環(huán)境造成極大污染,如果讓塑料卡住鳥類的喉嚨,就會引發(fā)一種“塑料病”,對鳥類造成極大的傷害。爺爺還講,一節(jié)廢電池可使1平方米的土地成毒土;一粒紐扣電池可讓60萬升水受到污染?吹胶叡姸嗟睦,指著漁網(wǎng)殘骸,爺爺情不自禁嚷嚷:“范公若見此景,怕是要皺眉喲!
聽到爺爺?shù)闹v解,我頓時心泛漪漣。是啊,這么壯觀的古樓,這么美麗的洞庭,這么絕妙的美景,要是沒有小鳥,沒有錦鱗,沒有岸芷汀蘭,將是多么凄涼,多煞風景。想到這里,我連忙彎腰將湖邊的這些廢垃圾拾起來放進袋子里,也拾撿著文明的瘡痂,并催著弟弟動作快點,多撿一些。一會兒,我們爺孫便將三個袋子裝得滿滿的。隨后,又把袋子扛到肩上,踏著崎嶇不平的湖中小道,頂著明媚的太陽,在春風的陪伴下輕快地往回走。
一路上,爺爺跟我們講:“岳陽是水和樓的故鄉(xiāng),熱愛岳陽,就要保護好環(huán)境。環(huán)保是首接龍詩,需要我們代代續(xù)寫。我們要做一名優(yōu)秀的保護者,守護好這片美麗的沃土。”
三個月后,溫暖的湖風裹著爺爺那首《岳陽,水和樓的故鄉(xiāng)》在《中國網(wǎng)》發(fā)表,隨著著名青年歌唱家張巍的歌聲傳遍街巷,將我們熱愛家鄉(xiāng)、保護環(huán)境的故事送上網(wǎng)絡和平臺。在“百鳥隨風翩翩舞,棉如雪海稻似浪;銀針碧綠鱖魚肥,浩瀚洞庭煙波漾”的唱詞里,我望見樓影斜入煙波。我那總擔心“岸芷汀蘭”凋零的爺爺,把環(huán)保意識編成新的韻腳,將碧水藍天譜成永不終章的漁歌,和我們一起歌唱。(作者系岳陽市第四中學初二學生劉沐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