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瓜又熟了,人無再少年
熊其雨
父親的菜園,“有喜”了。
河邊一處待開發(fā)的規(guī)劃用地上,貧瘠而滿布荊棘,被他零零星星綴了些瓜果蔬菜類植株后,如今似夏日幽帳。開春雨水發(fā)旺,不少農戶望園興嘆,雨水將致辣椒和黃瓜秧腐爛斷根,唯獨父親早育的秧苗在整個園中“獨樹一幟”。
前幾天,父親摘下二十來根刺黃瓜,僅一筷子長,形狀歪歪扭扭,用刮子刨去薄皮,洗凈后改刀成薄片,卻發(fā)現(xiàn)好看皮囊下,竟有土黃色結晶狀物體,似蟲穴或眼洞,遂將該段棄之。實則不舍而又癡怨,“劇場效應”亦油然而生:黃瓜如無產(chǎn)量,口中則缺嘣脆之物,難嘗夏日至鮮;產(chǎn)量倘若太高,吃不贏則多而生厭,因為,物總是以稀為貴罷。
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,湘北農村時令水果極少,除暑期成熟的桃李外,孟夏時產(chǎn)的黃瓜和番茄,大抵是最能解饞的蔬果。那時節(jié),鄉(xiāng)間的泥濘小路上,踩自行車的男人馱著兩個竹篾簍,順口溜必是“賣菜哦!賣黃瓜茄子辣椒千張子藕稍哦!”這時,忙碌的農婦會放下手中的活計,從廚房或田里跑出邊喊邊招手,再從干癟的荷包里抽出幾張塊票,買些葷腥之物犒勞放假休息的子女。
黃瓜這類卑賤之物,農家可自產(chǎn)自足,大可不用購買。育黃瓜秧時,外婆從玻璃罐或疊好的信紙中將自留種倒出,冷水浸泡數(shù)日再進拱棚育苗,成苗后將兩根并作一坨,分株移栽到地膜內,瓜苗遇天晴便迅速長高,生出細且長的藤蔓,給它一副瓜棚架,它就識時務地攀援、繞緊、舒展,直至開出一朵朵黃色小花。向上順勢攀緣,大概不是它的目的,它的想法大抵是為了順利掛果。
那時的我,喜歡在黃昏時蹲在垂?jié)M瓜崽的架下,挨個清點它們的兄弟姊妹,有些羞于見人,躲藏在瓜葉枝蔓間,有些則似吃了“膨大劑”,第二天一早就長了一大截,真是極惹人愛。想起讀小學時,有次隨調皮的孩子到鄰居家偷黃瓜,手里拿著、兜里揣著,逃離現(xiàn)場后,大家迫不及待地用衣服揩幾下便急往嘴送,怎料前幾天農人剛打完農藥,我們這群孩子隨后也因上吐下瀉,被大人緊急送醫(yī)打吊針。
李時珍曰:“紫蘇嫩時有葉,和蔬茹之,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,夏月作熟湯飲之”。黃瓜極素樸,卻有華麗轉身的“高大上”時候。十多年前讀大學時,隨伯母到長沙本地一酒樓打暑假工,提著水桶背著行李報到的那天中午,伯母領著我們在南門口附近一快餐店點了菜后落座,一碟手撕包菜、一盤紫蘇煎黃瓜,大家三下五除二便將餐盤一掃而空。原來,黃瓜切成厚片煎得發(fā)軟后,放生抽和蒸魚豉油同炒,起鍋前放大蒜米和紫蘇碎,竟可吃出葷腥的肥甘味。
常下廚的老饕都曉得,黃瓜除可清炒,還可刨絲或拍段后涼拌了吃。立秋后,青黃瓜表皮由青轉黃,成了開裂、起皺的老黃瓜,摘下后挖出硬籽和瓜瓤,切成薄片清炒放水煮滾,下入活泥鰍同煮,老黃瓜自帶微微發(fā)酵的酸味,足以去掉腥味,而黃瓜的軟與湖鮮的嫩,也是消暑降溫的“神器”。小時候總是不懂,認為大人舍不得在黃瓜最青翠的年華賞味,而是半吃半留,一定要等瓜藤萎凋、瓜近尾聲時才舍得做給晚輩們吃。長大后才理解,大人們遵循的是“不時不食”的自然之道。
于是,心里又平添一個疑問。黃瓜黃瓜,到底是青翠時吃好?還是等完全黃了熟透后再吃?這個問題,從來無人解答,應該是各有其味吧,在乎的是吃時感受。這個問題倘若讓兒科醫(yī)生作答,她一定會說:經(jīng)常生吃新鮮黃瓜,肚里可能會長蛔蟲。
如今唯覺遺憾的是,父親種菜一味追求產(chǎn)量,幾乎不種兒時吃的本地白皮土黃瓜。那種黃瓜個頭不大,為棒槌形,通體呈乳白或乳黃色,口感清甜。有次詢問農業(yè)專家才得知,白皮土黃瓜個頭小、產(chǎn)量低、適應性差,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植戶,則也更喜歡產(chǎn)量高、好打理、易存活、瓜期長的刺黃瓜,加之雜交黃瓜種易買到,也不需人工留種,省去了不少麻煩,白皮土黃瓜遂被逐漸取代。
黃瓜呵,已不再是兒時味。想說愛你,不容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