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00年到2024年,從悉尼奧運會到巴黎奧運會,湖南舉重一路凱歌高奏,7名選手展示“湖南力量”,共奪9枚金牌,奧運冠軍人數(shù)與金牌總數(shù)雄冠全國。
“湖南大力士”輩出,“舉重湘軍”引人關(guān)注。
中國舉重的中堅力量——
“舉重湘軍”主要來自三個市州
“舉重湘軍”主要來自哪些市州?記者梳理發(fā)現(xiàn),舉重世界冠軍、奧運冠軍,主要來自舉重“新秀”郴州桂陽,舉重“重鎮(zhèn)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、永州。
湘西州、永州舉重令人矚目,因為有一群扎得住根、舍得付出、慧眼選苗的基層舉重教練員。
湘西州舉重興起于上個世紀70年代,從省舉重隊退役的曹文富回到家鄉(xiāng)古丈縣,組建了古丈縣第一支舉重隊,隊員當中包括后來走上舉重教練崗位的國家級教練甘智悅,奧運冠軍楊霞的啟蒙教練李小平!安芾蠋熢诠耪扇谓探10年,培養(yǎng)了一大批舉重運動愛好者,使舉重這粒火種,在湘西州播撒開來!备手菒傉f。
甘智悅今年已經(jīng)63歲,做基層舉重教練數(shù)十載,碩果累累。湘西州的第一個世界冠軍龍玉玲,3破世界紀錄的羅紅衛(wèi),以及龍清泉都是他的弟子。
永州舉重運動的發(fā)家之地是與廣西賀州交界的江永縣。1982年,從湖南師范大學畢業(yè)分配到該縣體育局的梁小冬,兼任縣體校教練。他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錢來,買回7副舊杠鈴,辦起了當時永州第一個舉重班。
永州的第一個奧運會冠軍王明娟,就是從江永走出來的。
扎根郴州桂陽業(yè)余體校的李志平,是目前基層舉重教練中的中生代力量和杰出代表。他是侯志慧的“伯樂”,此前,他還挖掘出了世界冠軍李萍、張旺麗。
湘西州、永州多山區(qū)縣。舉重對場地、器材要求不高,一副杠鈴即可練起來,屬于“廉價”項目,比較符合當時當?shù)貙嶋H。
湘西州競技體育堅持舉重項目優(yōu)先發(fā)展。2004年,湘西州舉重人才基地成立,基地被命名為“全國舉重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”和“湖南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”,也是國家和湖南省舉重隊多次備戰(zhàn)全國和世界大賽,開展封閉式訓練的重要基地。湘西州舉重人才基地成立以來,向湖南省舉重中心輸送優(yōu)秀舉重后備人才30多人,輸送人才質(zhì)量獲得湖南舉重隊認可。
市州精心選苗、輸送優(yōu)秀苗子是基礎(chǔ),省舉重隊摸索出的科學訓練方法更是屢創(chuàng)輝煌的關(guān)鍵。湖南省舉重隊總教練周均甫介紹,省舉重隊有10多名教練,其中資深教練周繼紅帶過向艷梅、侯志慧、王明娟。省舉重隊配備科研專家,為隊員量身定制訓練計劃與營養(yǎng)補給,才使得我省舉重這些年能夠長盛不衰。
“湖南大力士”特質(zhì)——
吃得苦、耐得煩、霸得蠻
舉重作為競技體育項目,要想取得好成績,需要長年承受高強度訓練。湖南的舉重運動員訓練積極主動“加練加量”。
侯志慧剛學舉重時,從不偷懶,還主動給自己加量,教練李志平心疼地“勸告”她:“不能把重量加碼太快!”
無論是侯志慧、羅詩芳,還是楊霞、龍清泉、王明娟、向艷梅、諶利軍,吃得苦、耐得煩、霸得蠻,是舉重奧運冠軍的共同特質(zhì)。
侯志慧因受傷等原因無法參加里約奧運會。但她沒有氣餒、退縮,而是不斷訓練、堅持,東京奧運會上,侯志慧為中國舉重隊取得開門紅。里約奧運會上,向艷梅在抓舉第三次試舉中被杠鈴砸到后腦勺,但她帶著傷痛繼續(xù)比賽,如愿奪金。
楊霞、龍清泉、諶利軍等運動員,則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,將“舍我其誰”的勇氣體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,楊霞面對競爭對手必須抓舉起100公斤才能取勝。最終,她突破了自己,奪得了女子舉重53公斤級奧運金牌。
里約奧運會上,龍清泉和朝鮮選手嚴潤哲上演巔峰對決,他在挺舉第三把舉起170公斤,以破世界紀錄的總成績獲得金牌。
諶利軍在東京奧運會舉重第二把挺舉中,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加了12公斤,并成功舉起,打破挺舉項目奧運會紀錄。
湖南省舉重隊總教練周均甫認為,這些運動員都來自于農(nóng)村普通家庭,吃苦耐勞,有一股狠勁,爆發(fā)力強。舉重靠的就是“苦”功夫、實功夫,清貧的出身也許讓他們篤定了“勤能補拙”的信條,何況這些山里孩子不“拙”,本身就是很好的苗子。湘西州、永州等地方的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(chuàng)造的民間體育運動長盛不衰。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,孕育了相應的體育天賦!疤焐猩窳Α保m合舉重訓練。
舉重湘軍,長盛不衰憑什么——
破解招生難、入學難、輸送難
湖南舉重,持續(xù)“舉”出佳績,憑什么?
破解業(yè)余體校招生難、入學難、輸送難,打通內(nèi)部循環(huán),是湖南培養(yǎng)出這么多世界冠軍的秘訣。
湘西州民族體育學校原來招生范圍較窄,在體教融合推進下,招生范圍拓展到面向全州8縣市的中小學校進行專業(yè)選拔。
郴州市桂陽縣業(yè)余體校把好選好苗入口關(guān),作為打造冠軍之鄉(xiāng)的重中之重。每年第二季度和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期間,該校教練走訪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學校和到運動會現(xiàn)場觀察遴選好苗子。
永州市構(gòu)建了市、縣、鄉(xiāng)鎮(zhèn)、學校四級選才網(wǎng)絡(luò),每年組織教練員到基層、鄉(xiāng)鎮(zhèn)中小學、幼兒園進行大規(guī)模的選才。
體教融合,解決全面培養(yǎng)人才的問題。3個市州積極探索“體育回歸教育、教育反哺體育”的路徑。湘西州體校采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、體育學校、單項基地教師教練“三互派”方式,讓普通學校文化課教師給體校學生“加餐”,補齊體校文化教學短板。實行文化學習、訓練、食宿“三集中”管理,每天業(yè)余訓練3個小時,每年訓練天數(shù)在300天以上。
桂陽縣通過體教融合,培養(yǎng)運動和文化“雙高”的學生運動員,讓隊員做出適合他們的選擇。如果體育成績更好,可以選擇職業(yè)體育之路;如果學習成績更好,可以選擇到高校深造。體教結(jié)合暢通輸送,湘西州培養(yǎng)全面發(fā)展的運動員,每年都有優(yōu)秀運動員通過高考,圓自己大學夢,向成都體院、武漢體院等高等院校,輸送優(yōu)秀舉重運動員10余名。
永州市的一些中小學開始和體校聯(lián)合辦學,舉重人口的基數(shù)不斷增加。市、縣建立信息庫和人才網(wǎng),舉重尖子層出不窮。
充分發(fā)揮競賽杠桿作用,各市州積極組隊參加湖南省青少年舉重錦標賽和全國青少年基地賽、分齡賽,省運會等賽事,冒出一批新生力量,繼續(xù)書寫舉壇傳奇!